Quantcast
Channel: 徐嶔煌 – CitiOrange 公民報橘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6

是真心不騙還是空頭支票?用數據來看基本工資調到 3 萬,到底能不能解民所苦

$
0
0

有總統候選人喊出要把基本工資調到 3 萬元、他的副手還喊 4 萬,我不知道他的根據是甚麼,因為他也沒解釋。但基本工資有沒有可能調到 3 萬或 4 萬一點都不重要,因為喊這話出來,跟當年喊差 633、股市上看兩萬點一樣,都是拿來 ppt 的 — 騙騙他啊!(他 = 選民)

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台灣的勞工薪資結構。

勞工數量約 1100 多萬人,領取基本工資的本國勞工大約是 160 萬人,外籍勞工約 21 萬人,其他非領取基本工資的是 953 萬人以上。

領取本國勞工基本工資:外勞:高於基本工資的本勞

14%:2%:84%

另一個數據是根據職類別薪資調查,民國 88 年的時候,專科:大學:研究所的平均起薪是

2.5 萬:2.8 萬:3 萬

到了現在則是

2.4 萬:2.7 萬:3.2 萬

平均起薪從 88 年到現在 104 年,經過了 15 年,不進反退。

可是根據房價來看,15 年前、約莫 1999 年左右,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,15 年前根本不到千萬,但是去年底公布的台北市平均購屋總價是 2 千萬。

差不多的薪資,應付翻倍還更多的房價。物價,當然就更回不去了,想想,十五年前的蚵仔煎一盤才 35 塊。

也就是說,台灣勞工所苦的,不僅僅是那 14% 在基本工資線勞工的哀號,還有那些雖然高於基本工資、但薪水仍不足以應付房價、房租,以及應付生兒育女需求。

所以,基本工資從 2 萬零 8 元,調到 3 萬元這個訴求,很明顯會面對幾個質疑:

第一,房價都被政府政策縱容下搞得翻倍、還漲更多,但一般人薪水卻漲不動,基本薪資即便漲到三萬,似乎也未必能應付台灣普遍甚麼都漲的環境。

第二,明知八成四勞工薪資都在基本工資以上,在台灣要成家立業,許多人要靠比基本工資高的「平均薪資」仍有困難。

根據調查,台灣近三成多、約 335.2 萬的受僱就業者月收入不到 3 萬元,全國平均薪資約 4.7 萬。即便如此,大家都哀嚎台灣成家立業難了,難道基本工資調到 3 萬,大家就會比較好成家立業嗎?勞工抱怨低薪問題是「平均薪資」不足以應付傳統認知上的「食衣住行」與「成家立業、結婚生子」所需,進而衍生出各種困擾與社會問題。

只談基本工資而忽略平均薪資,豈非刻意忽視重點?

第三,這個政黨又不是第一天執政,都七年多了,而且這位候選人還當過行政院副院長。既然早知勞工 2 萬 08 元根本就應付不了現在台灣的食衣住行等開銷,更遑論成家結婚生子。將近八年的時間不調,現在才說要調,是何道理?

若說當初不漲到 3 萬的原因是考量到企業經營成本,可能讓小企業難以營運支撐,現在說要漲到 3 萬的理論基礎又在哪裡?

第四,八成四的人本來薪水就比基本工資高,談要把基本工資漲到 3 萬,也請講一下,勞工的平均薪資會在哪裡,扣掉物價通膨後,實質薪資剩下多少。畢竟,當初的油電雙漲,小老百姓都很傷啊!

假設薪水漲 50%、物價漲 100%,這不會比較好、更且更痛苦啊。

而且,那個喊基本工資漲到三萬已經讓人充滿問號了,副手在前一天還加碼喊到四萬,這是一個覺得印鈔票很 easy、大家都 happy 的概念嗎?還是兩人菜市場喊價沒講好呢?

重點是,政見開支票不是不行,但請不要開空頭支票跟畫芭樂 ken,這跟當年的 633 一樣,說要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 6%、失業率降至 3% 以下、2016 年平均國民所得達 3 萬美元。

明年就 2016 了,依照當初說好的幸福,大家的平均國民所得 3 萬美元、也就是將近 100 萬台幣。結果,我們得到的是 23390 美元,更不用說這個數字,是貧富差距擴大下的結果,因為台灣薪資佔 GDP 的比例,從過去超過 51%、下降到低於 45%,表示經濟成長的果實,勞工分配不但有限、而且還日漸下降。

更不用說現在失業率是 3.91%,依照目前景氣向下的態勢,可能沒幾個月就破 4% 了。那個說好的失業率 3% 以下的目標在哪裡?

所以,政見發表請不要再唬爛買票政見了,當年高喊 633,大家被騙。那時的政府上台後,有位大經濟部長講了「股市上看兩萬點」的言論,在股市接連大跌後,還厚著臉皮說,這是開玩笑的。

但,小老百姓的薪水、用有限的資產跟著政府首長的保證進股市投資,可以讓你們這樣拿來開玩笑的嗎?還是玩老百姓太久,覺得這些攸關小老百姓一輩子生計、錙銖必較的資產,是可以拿來開玩笑呢?

(本文為徐嶔煌授權刊載,首圖來源: Lordcolus ,CC license,非經允許、不得轉載)


延伸閱讀:

為什麼我們要談「基本薪資」,政府是怎麼規定時薪 120 的?

為何台灣人才不敢開高薪、找工作?一個原因讓企業總是敢「薪資霸凌」你

油電雙跌為何食物驚驚漲,外食族每月多花 2520 元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6

Trending Articles